反復流產的背景:

在香港,每6對夫婦中就有1對不育。 反復流產(RM)是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對1-2%的夫婦產生不利影響,對夫婦,特別是對孕產婦的保健,可能會在生理和情感上增加負擔。 遺傳因素和抗磷脂綜合征是RM最常見的病因。 染色體異常(即主要是平衡的重排)是RM的主要公認遺傳原因,夫妻中的患病率約為5%,顯著高於一般人群中報導的患病率(約500例中的1例)。 一對伴侶進行易位的夫妻的總流產率可能高達49%。 最近,對有或沒有流產的RM夫婦的研究表明,某些單核苷酸變異(SNV)可能導致RM或致死性疾病。 但是,相關測試尚未得到社會認可和推薦。 在40-60%的夫妻中,RM的病因仍然是特發性的; 因此,提供適當的治療建議具​​有挑戰性。 故需要新技術增加該患者組診斷率來解決這一需求。

低通量全基因組測序:

從2008年開始,一些研究小組的研究項​​目使用最新的全基因組或基於捕獲的測定的下一代測序技術來確定疾病組中平衡染色體重排的斷裂點。 這些研究揭示了使用下一代測序通過確定單核苷酸解析度的中斷點來鑒定致病基因的優勢。 但是,這些分析中使用的演算法,所有研究都是基於細胞遺傳學研究報告的重排染色體帶的先驗知識進行的。

通過建立管線,該管線具有從文庫構建,測序和讀取比對產生的系統錯誤資料集,用於鑒定平衡的染色體重排和獨立於CNV,我們將分析擴展到了低通(或低覆蓋率)全基因組測序(WGS)。 先前的染色體分析。 我們在1000個基因組計畫的現有資料集中進一步測試了其敏感性,卻不瞭解潛在包含與明顯在診斷性細胞遺傳學實驗室中檢測到的相似易位的受試者。 檢測到的平衡易位發生率比常規染色體分析報告的高(約291分之一)(約500分之一); 由於條帶模式和交換片段大小的相似性,其中一種易位與傳統的細胞遺傳學分析相比是隱秘的。 此外,與染色體微陣列分析相比,我們在早期流產,產前和產後樣本中的研究表明,低通WGS能夠識別可能引起疾病的其他CNV。 因此,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旨在進行低通WGS鑒定RM夫婦的病因染色體異常。

樣品採集:

這項研究已被山東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機構審查委員會批准。

每對夫婦都將接受多次測試,排除了根據美國人類生殖學會(ASRM)指南定義的已確診原因的夫婦。

方法:

將1 ml外周血樣品收集到EDTA管中,將其血沉棕黃層分離並冷凍保存在-80ºC用於DNA提取。 DNA提取後,將對總共1·5μg基因組DNA(OD260 / OD280> 1.8; OD260 / OD230> 1.5)進行DNA片段化和低通WGS。 染色體重排和CNV的檢測將並行進行,並且在解釋了所有檢測結果之後將生成染色體異常的報告。

專案負責人及查詢:

Richard KW Choy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

電子郵件:richardchoy@cuhk.edu.hk

電話諮詢:3505 2810